首页 >> 关于我们 >> 新闻动态

深度解析| 信创浪潮下,传统AD域如何破局?

深圳市联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2025年04月30日

在国家信创战略的强力推动下,微软Active Directory(AD)逐步退出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已成必然趋势。依据79号文相关政策要求,到2027年,金融机构、大型国有企业等重点行业需全面完成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改造。这一政策导向加速了各行业向信创项目的转型进程,也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并重构其身份管理与资源管控体系。

作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目录服务与身份管理系统,微软AD承担着约90%企业的身份、应用及终端资源管理工作。在国内,AD同样深度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环节,为企业构建了稳定、高效的资源管理架构。然而,随着信创战略的推进,企业在进行AD国产化替代时面临着诸多挑战:如何在确保业务连续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完成替换?如何实现混合终端环境下的统一身份管理?

本文将从微软AD的核心价值、市场替代方案、现存局限性、过渡期挑战及关键技术设计等维度,深入剖析国内企业在信创AD替代进程中面临的问题,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
一、行业现状深度剖析

微软AD的核心价值体系

  1. 统一账号与认证体系:通过AD域,企业可实现OA、ERP、虚拟桌面等多系统的深度集成,用户仅需一套账号密码即可访问所有授权资源,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与管理效率。

  2. 广泛的应用兼容性:超过80%的企业应用,如Exchange、OA、ERP、虚拟桌面基础架构(VDI)及网络准入系统等,原生支持AD域的组织架构同步功能,无需额外开发接口即可实现无缝对接。

  3. 组策略驱动的终端管理:基于Windows系统的域环境,AD能够实现终端安全配置的统一管理,涵盖禁用USB接口、软件黑白名单设置、桌面壁纸与屏保统一配置等功能,有效保障终端安全。

  4. 操作系统账号密码管理:AD通过强制密码复杂度、有效期及锁定策略,避免本地账号滥用,强化系统访问安全。

  5. 集成化DNS解析服务:AD与DNS深度集成,加域设备可自动完成A记录与PTR记录的注册,实现主机名与IP地址的实时动态映射,确保网络资源的准确寻址。

  6. 资源共享与权限管理:AD支持SMB共享打印机、文件服务器等资源的统一发布与权限分配,用户无需手动配置即可访问授权资源。

市场替代方案分析

  1. 统一账号与认证:IAM(身份与访问管理)系统可提供多种安全模型,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(RBAC)、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(ABAC)及零信任架构下的动态权限调整,能够替代AD的统一认证功能。

  2. 应用对接兼容性:对于采用NTLM协议的老旧业务系统或缺乏开发能力的系统,IAM存在兼容性问题,需通过逐步改造实现替代。

  3. 组策略统一管理:专业桌面管理软件可完全替代AD的组策略功能,实现终端安全配置管理。

  4. 操作系统登录管理:部分IAM系统可通过替换登录窗口实现账号密码管理替代,但存在用户桌面数据迁移困难的问题,易影响用户体验。

  5. DNS解析服务:第三方DNS系统可实现除自动注册外的其他功能替代。

  6. 资源共享:目前尚无100%替代方案,仅能通过桌面管理系统推送打印机配置、网盘应用等方式实现部分功能替代,难以完全替代微软OS原生的多种场景。

微软AD的现存局限性

  1. 政策合规性问题:Windows AD不符合国产化合规需求。

  2. 终端兼容性不足:不支持国产操作系统(如统信UOS、麒麟OS),难以实现混合终端环境下的统一管理。

  3. 架构适应性受限:在云与混合架构环境下支持不足,无法直接对接企业微信、钉钉、飞书等SaaS应用及短信平台。

  4. 运维管理痛点:用户密码重置流程复杂,增加IT运维负担。

国产化替代路径建议

基于以上情况,可以得出结论: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AD所承载的统一身份认证、组织架构同步、业务系统集成、域名解析服务(DNS)以及终端用户体验优化等的核心价值,仍是企业稳定运营的刚需。

当前,企业终端设备与各类业务系统已与AD域深度集成绑定,故而,一套全新的身份与访问管理(IAM)体系,或者引入第三方桌面管理工具、第三方DNS等组合方案,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往往面临技术兼容性差、迁移成本高、业务连续性难以保障等诸多挑战,难以平滑过渡。因此,开发一套具备 “无感迁移”特性的 AD 替换技术迫在眉睫。该技术需要满足两大核心要求:一是在迁移过程中不影响现有终端设备运行和业务系统正常运转,确保零感知切换;二是能够为企业构建基于国产IAM 技术的新一代身份管理基座奠定基础,从而实现终端管理、安全防护等能力的深度整合,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向自主可控方向迈进。以下为替代路径建议:

短期:采用混合架构,需要在国产化替代进程中,实现当前已有windows终端的无感切换国产化AD,当前已和AD集成的业务系统无感切换到国产化AD。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
长期:国产化AD扩展IAM能力,构建以国产IAM为核心的身份基座,整合终端管理安全等能力,windows终端全部下线,国产化终端做统一OS登录账号密码认证,业务系统全部改造成集成IAM。同时AD证书服务、邮件服务、DNS、DHCP等全部选择国产化的解决方案,最终实现windows完全下线。

迁移风险防控:迁移前需验证国产方案对历史权限的兼容性,建立回滚机制,能够实现终端来回切换域的无感知。

二、过渡期核心挑战与关键技术设计

过渡期核心挑战

  1. 混合终端管理:Windows终端与国产终端(如统信UOS、麒麟OS)并存,需实现统一身份管理与安全策略部署。

  2. 存量业务系统迁移:部分老旧业务系统仅支持微软LDAP协议,难以直接对接IAM系统。

  3. 用户体验保障:确保用户桌面文件、注册表配置、SMB共享及打印机共享等资源在域切换过程中不受影响。

关键技术解决方案

  1. 混合认证架构:构建支持双向访问的认证体系,实现Windows用户对国产应用、国产用户对遗留Windows应用的无缝访问。

  2. 完全兼容存量业务系统:对于采用域名对接的业务系统,实现无感迁移;对于采用IP对接的系统,仅需进行IP地址配置调整。

  3. 无退域迁移技术:在保留Windows终端AD域配置的同时,实现国产域管理的无缝接入。

  4. DNS无缝切换方案:确保AD DNS下线后,国产DNS能够完整接管所有解析请求,保障网络服务连续性。

  5. 自助服务体系:通过Web门户提供密码重置、账号解锁等自助服务功能,减少IT部门运维负担,引入多因素认证机制(如短信验证码、指纹识别),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强化安全保障。

三、国产AD域控解决方案实践——联软科技XCAD

联软科技推出的AD国产化替代解决方案——XCAD(Extended Chinese Active Directory),为企业提供了无需客户端安装的平滑迁移方案,有效降低了信创产品切入成本与运维压力,助力企业在国产化IT架构中建立统一认证标准。

联软AD信创解决方案能够与微软AD实现无缝对接和同步,平滑接管微软AD控制的各种类型终端,下发组策略。对于企业应用,可提供 LDAP、Radius等认证服务实现统一认证。用户侧无需改变任何使用习惯即可实现无感替换。 

/ueditor/image/20250430/1746005202427239/adfeced94d6385b54be51519aa6d58af.png

方案核心优势

  1. 零客户端部署:无需在终端设备安装客户端即可实现登录认证与安全准入,显著降低终端负载与运维成本。

  2. 跨平台兼容:支持麒麟、统信、Windows等多操作系统终端的统一管理,打破Windows平台限制。

  3. 简化运维管理:优化密码管理流程,用户可在不依赖客户端的情况下完成密码修改,提升管理效率。

  4. 自助服务能力:提供Web自助服务平台,支持用户自主完成密码修改与找回操作。

  5. 强化安全防护:集成身份安全引擎,避免爆破、中间人攻击等风险,通过多种安全策略(如禁止僵尸账号登录、异常时间登录拦截等)抵御安全威胁。

  6. 可视化管理:提供详细审计日志与低代码数字身份大屏,通过拖拽式配置实现终端登录认证信息的实时可视化展示,解决微软AD信息采集不足、终端管理不可视的问题。

在信创战略的持续推进下,企业AD国产化替代已从趋势变为现实需求。通过对微软AD核心价值的深入分析、替代方案的系统研究及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,结合联软科技XCAD等成熟解决方案,企业能够在确保业务连续性、安全性与用户体验的前提下,稳步推进AD国产化替代进程,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奠定坚实基础。 

最新动态

  • 深度解析| 信创浪潮下,传统AD域如何破局?

  • 智造升级·安全筑基|2025安徽制造业韧性网络安全闭门会圆满举行

热门推荐